冷水塔填料層是實現水與空氣熱交換的核心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響冷卻效率。判斷填料層是否需要更換,可通過外觀檢查、性能變化及運行狀態等多方麵綜合評估,具體如下:

一、外觀直觀檢查
物理破損嚴重
碎裂、斷裂:填料(多為 PVC/PP 材質)因老化、低溫脆化或水流衝擊出現明顯碎裂、斷裂,導致填料層出現空洞,熱水無法均勻分布,部分水流直接 “短路” 下落,散熱麵積大幅減少。
變形、塌陷:長期高溫(如進水溫度超過 60℃)或安裝不當導致填料片扭曲、堆疊塌陷,破壞原有流道結構,空氣流通受阻,熱交換效率驟降。
結垢、堵塞:水質差(如高硬度水、含雜質多)時,填料表麵會形成厚厚的水垢或黏附大量淤泥、藻類,堵塞填料間隙,阻礙水膜形成和空氣流通,甚至導致局部 “死水” 堆積。
材質老化變質
觀察填料顏色:新填料多為白色或淺灰色,老化後會變為深黃、褐色,且質地變脆,輕輕觸碰即出現粉末脫落。
韌性測試:取少量填料彎折,若易折斷、無彈性,說明材質已老化失去原有性能,無法承受長期水流和溫度變化。
二、冷卻性能下降的表現
出水溫度不達標
正常情況下,冷水塔的出水溫度應穩定在設計範圍內(如中央空調係統冷水塔出水溫度通常為 32-37℃)。若在進水流量、環境溫濕度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,出水溫度持續升高(超過設計值 2℃以上),且排除風機故障、布水不均等問題後,大概率是填料層散熱能力下降導致。
溫差縮小
計算 “進水溫度 - 出水溫度” 的溫差(即冷卻溫差),若溫差較設計值縮小 15% 以上(如設計溫差 8℃,實際僅 6℃以下),說明熱交換效率不足,可能是填料層破損或結垢導致散熱麵積不足。
三、運行狀態異常
飄水率大幅增加
正常冷水塔飄水率≤0.01%,若發現塔體周邊地麵長期潮濕、積水,或收水器下方出現大量水滴飛濺,可能是填料破損後水流分布不均,部分水未經過充分熱交換直接被氣流帶走,同時伴隨水資源浪費和周邊環境問題。
阻力增大、能耗上升
填料層堵塞或塌陷會導致空氣流通阻力增加,風機負荷變大,表現為風機電流升高、噪音異常(如異響、振動增大),長期運行會增加能耗,甚至燒毀電機。
四、使用年限與維護記錄
超過合理使用周期
普通 PVC 填料的設計使用壽命為 5-8 年,若使用環境惡劣(如高溫、高濕度、水質差),壽命會縮短至 3-5 年。若填料已接近或超過使用年限,即使外觀無明顯破損,也建議評估更換(材質老化會導致散熱性能逐年衰減)。
維護後仍無改善
若定期清洗(如高壓水槍衝洗、化學除垢)後,冷卻效率仍無明顯提升,或清洗時發現填料破損麵積超過 30%,繼續修補(如局部更換)會導致填料層性能不均,反而影響整體冷卻效果,此時應整體更換。